01

2022-04

做研发要关注三类专利检索分析


专利文献作为发明创造成果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技术、法律和商业信息,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专利文献记载了人类90%以上的新技术信息,且约70%只在专利文献中记载。
  

图片

 
对这些专利文献所包含的技术、法律和商业信息进行系统解读并转化为技术竞争情报、商业竞争情报和战略竞争情报的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专利信息分析。

图片

 
   
根据专利信息分析目的不同,专利分析的种类多达百余种,包括我们所常见的专利新创性检索分析、专利侵权风险分析、竞争对手专利布局分析、专利无效检索分析、技术全景专利分析等。
 
对于与专利活动最密切相关的研发人员来说,专利信息的有效利用毫无疑问可以帮助降低研发费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风险,节约研发成本,总之,研发不能脱离专利分析。
 
但是,专利信息分析本身也是一项非常专业和耗费精力的工作,对于研发人员而言,投入过多精力置于专利分析或者研究专利分析报告上,既不现实也无必要。那么,对于研发人员,哪些专利分析是再忙也必须要关注的呢?
 
 

现有技术的专利梳理分析-研发前/中

 
想要开发某一个技术领域的产品,在研发前,必然要了解这一领域内的产品的基本技术现状,未来的发展路线和态势,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可改进的技术方向等。那么去检索分析相关产品或技术的专利情况则是一个了非常有效的途径。在此阶段进行现有技术的专利梳理分析,可以帮助避免重复研发和有助于发现技术创新点。
 
在研发中进行现有技术的专利梳理分析,则可以帮助获取解决问题的灵感,对于可以免费自由使用的专利技术(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失效的专利技术)则可以直接拿来使用,有助于提高研发的水平,加快研发进程和降低成本。
 
具体怎么做现有技术的专利梳理分析?如果主要是为了获取技术灵感和启发,避免重复等,与查科技论文一般无二。对于获取灵感的,可以通过阅读专利,找到技术特征与技术效果之间的关联,整理后加以利用(如表1)。对于避免重复的目的,可以通过阅读专利,标示出本公司产品覆盖的技术效果和技术特征,确定本公司产品和各专利的重叠情况(如表2)。
 
表1 技术特征对技术效果的贡献
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A
 
技术特征B
 
技术特征C
 
..............
1
 
 
 
2
 
 
   
3
 
   
4
 
 
   
5
       
6
       
..............
 
..............
 
..............
 
..............

 

表2产品/技术覆盖表 

发明点/专利
 
专利1
 
专利2
 
专利3
 
.........
技术效果1
 
 
.........
技术效果2
 
 
 
 
.........
技术效果3
 
 
 
.........
技术方案
     
.........
技术特征A
 
 
 
 
 
.........
技术特征B
 
.........
技术特征C
 
 
 
 
.........
.........
 
.........
 
.........
 
.........
 
.........
 
如果希望更有效地利用专利信息来促进研发,就需要基于检索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加工和分析,常见的包括:
 
技术功效矩阵分析—为研发方向提供参考,进而帮助企业进行专利技术回避设计及创新。
 
该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待分析的专利数据源逐篇标引技术手段和技术功效,然后进行统计,以技术手段为纵轴、技术功效为横轴绘制成表格,通常以气泡图的形式来表现。

 图片

 
针对特定主体例如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分析—通过专利了解特定主体在相应领域的技术布局,以便于结合自身实力和战略,确定研发策略,是me too, me better还是me new?同时,也有助于发现潜在的侵权风险,及早规避。
 

专利新创性检索分析-研发中/后

 
当研发产生了新的想法或成果,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关键就是如何更好地进行保护。对于技术成果的保护主要有专利保护和技术秘密保护。而在判断一项技术是以专利保护还是以技术秘密保护,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专利的授权前景。只有具备授权前景的技术才具有专利保护的可能性。这就需要进行专利新创性检索分析。此外,如果确定申请专利,那么专利公开到什么程度,也需要结合现有技术的技术水平来考虑,此时,也需要进行专利新创性检索分析。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查新检索,专利新创性检索分析对于创新有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技术具备新颖性,而且还要具备专利法所规定的创造性。
 
具体怎么做新创性检索分析?首先,需要去进行查新检索,发现相关的文献(不限于全球专利)。其次,将拟申请专利的方案与检索到的对比文件进行分析比对,对新颖性和创造性进行分析。在具体新颖性和创造性判断上,前者非常容易,后者的分析相对比较专业,一般在企业会有专门负责专利的IPR来负责,或者干脆交给专利代理机构的专利代理师来进行分析。
 

专利侵权风险分析-技术产业化之前

 
专利侵权风险分析也常被称为FTO分析(Free To Operate Analysis),主要是用于判断制造、生产、销售、进口等实施行为侵犯他人专利的风险大小。如果风险大,就可以事先规避或者做好应对准备或者放弃,以避免后续更大的损失。如果风险小,就可以安心的去实施。
 
专利侵权风险分析一般包括两个环节:第一、发现风险专利;第二、将拟实施的产品或方法与风险专利进行比对分析。
 
第一个环节,要确保不漏检,检索工作量很大,对于检索水平和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
 
第二个环节,侵权比对工作非常专业,与专利质量的好坏也密切相关。质量差的专利存在更大争议空间。但侵权判定的基本原则并不复杂,例如,对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在进行侵权比对基本上都要遵循“全面覆盖原则”,即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是否包含了一项权利要求中的全部特征,如果是,则该产品或方法落入了该项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实施该产品或方法就会构成侵权。
 
深入点的专利侵权风险分析一般还应当包括第三个环节,即针对风险比对结果提供应对方案和措施,比如,规避设计的方向,现有技术抗辩的可能性、无效前景等。
 
无论企业所处领域和竞争态势如何,专利侵权风险分析建议必须要去做。特别是所处领域竞争激烈、专利技术密集、侵权纠纷频发的,更应高度重视专利侵权风险的分析。
 
具体的侵权风险分析一般可按以下步骤来执行:
 
  • 确定自己的技术

技术方案的微小变化都可能会带来不同的侵权风险结果,因此,非常有必要准确确定自己的技术。
 
  •  确定目标市场

专利保护具有地域性,各个国家的侵权判定标准不同。如果只在特定市场生产、销售,则可以仅考虑相应的国家,以减轻检索和分析的工作量。 
 
  • 进行专利检索,发现风险专利

一般要将一项技术进行拆解和提取技术点,针对各技术点分别开展检索,对于相关专利进行逐一阅读、筛选,得到风险专利清单。此步骤一定保证检索全面,不能漏检;同时,筛选过程中也不可眼花或大意而错筛。
 
  • 侵权比对

根据第(3)步检索出来的风险专利,对每一件专利文件进行研究,确定法律状态,研究整个历史档案,确定保护范围,并将检索到的目标专利所描述的内容和自己的技术相对比。
 

图片

  
  • 侵权风险判定

 
根据目标国法律,确定侵权判定原则,做出侵权与否的结论。 
 
以上,介绍了研发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三类专利检索分析。这三种分析作用不同,相互之间不可替代(一些研发人员认为自己的专利获得授权了也就不侵权了,但这是一个误区,即便自己的专利授权,也依然存在侵权的可能性),在不同的研发阶段应各有侧重。
 
希望本文有助于研发人员提高专利运用意识,积极运用专利分析加速推动研发项目。如希望对专利检索或分析有更多了解,欢迎与我们联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